隨著鋰電產業鏈的持續火熱,對鋰礦資源的爭奪也愈加激烈。產品從產業鏈的上遊延伸至下遊,不斷有企業開啓涉鋰業務,一場鋰礦資源爭奪戰正在上演。
消息面上,8月2日晚間,億緯鋰能、新宙邦等多家上市公司發佈公告,披露公司在鋰電池領域的擴產投建計劃、相關採購協議。
億緯鋰能攜手恩捷股份共建電池隔離膜產線。公告表示公司擬與鋰電隔膜龍頭恩捷股份合作設立合資公司,該合資公司將專注於鋰離子電池隔離膜和塗佈膜的制造,年產能為16億平米濕法基膜以及與之產能完全匹配的塗佈膜,並優先向公司及其子公司供應,項目計劃投資總額為52億元。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16億元,其中,恩捷股份指定出資人認繳8.8億元,持有合資公司55%股權;公司認繳7.2億元,持有合資公司45%股權。
電解液龍二新宙邦擬投建荷蘭新宙邦電解液及材料項目。公告稱公司擬以全資孫公司CapchemNetherlandsB.V.(下稱荷蘭新宙邦)為實施主體,在荷蘭穆爾戴克投資建設荷蘭新宙邦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及材料項目,項目總投資約15億元人民幣,項目分期建設,其中一期建設周期3.5年,預計2024年下半年逐步投產。此外,該項目將與波蘭生產基地形成一東一西的協同效應,形成佈局優勢以應對風險。
同日,公司披露的半年報顯示,公司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25.57億元,同比增長114.23%;淨利潤4.37億元,同比增長83.85%。其中,公司電池化學品業務實現翻倍增長,營收為17.70億元,佔總營收近7成。
杉杉股份擬80億元投建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公告表示公司董事會同意下屬子公司上海杉杉鋰電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四川眉山設立項目公司並投資建設年產2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計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約80億元。該項目總建設期預計32個月,分兩期建設,兩期產能各為10萬噸。據了解,鋰電材料業務是杉杉股份主要業績來源,公司半年度預增公告顯示,源於公司上半年正、負極材料盈利能力穩步提升,預計實現淨利潤7億元~7.5億元,同比增長約6倍。
安納達子公司50kt/a電池級磷酸鐵擴建項目(二期)建成投產。公告稱公司50kt/a電池級納米磷酸鐵擴建項目二期工程已於近日建成投產,產品已得到客戶認可和使用,客戶要求持續供貨。後續將根據裝置運行情況進一步優化,使裝置儘快達產。該項目建成投產,使銅陵納源的磷酸鐵產能增加到5萬噸/年。公司預計上半年業績將扭虧為盈。
永太科技與寧德時代簽長協。公告稱公司與寧德時代簽訂物料採購協議,寧德時代向公司採購六氟磷酸鋰、雙氟磺酰亞胺鋰(LIFSI)和碳酸亞乙烯酯(VC)產品。協議有效期自2021年7月31日起至2026年12月31日止。協議簽訂後10日内,寧德時代應根據六氟磷酸鋰、雙氟磺酰亞胺鋰(LIFSI)及碳酸亞乙烯酯(VC)的採購量向供方預付產品貨款合計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公司主營鋰電材料類產品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業績同比增長較多,實現扣非淨利潤預計比上年同期增長59.43%-78.60%。
海目星獲中航鋰電近20億大單。公告稱,近日中航鋰電與公司簽訂設備採購意向框架協議,本次合作意向中航鋰電擬採購公司電芯裝配設備,根據雙方歷史合作經驗,本次中航鋰電意向採購總金額預計為19.68億元。框架協議有效期為2021年7月30日至2023年7月29日,預計將對公司2022-2023年的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然而,消息面多發利好,鋰電板塊卻熄火。截止今日收盤,A股三大指數全線收跌,盤面上鋰電、半導體等前期熱門板塊出現回調。值得一提的是,鋰電池板塊指數年初至今已漲近50%,今日回調3個點。
板塊個股跌多漲少,呈分化走勢。其中華鋒股份、永太科技、柘中股份漲停,海目星、盛新鋰能、西藏城投、山東章鼓、聖陽股份、永興材料、西藏珠峰、華友钴業等集體跌停。
從新能源汽車高景氣度到鋰電產業鏈高增長,多家企業對鋰礦資源搶奪戰亦愈演愈烈。如今,二級市場鋰電板塊整體回調,又是釋放了怎樣的市場信號呢? 值得我們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