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國家行政學院(香港)工商專業同學會(CAGA)和香港經濟智庫(HKEC)主辦,中國6大國家級進出口商會、中國貿促會香港代表處以及11個香港行業商協會支持,財華社等媒體直播及報道支持的香港新質生產力論壇之二「香港供應鏈服務破局關稅戰」論壇7月14日在香港舉行。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經濟部貿易處二級巡視員閻永青先生、全國人大代表林至穎先生、立法會議員易誌明先生、運輸及物流局副秘書長兼海運及港口發展專員陳婉雯女士、投資推廣署總裁王國藩先生以及CAGA & HKEC主席石柱先生等為活動主禮。
石柱表示,本次論壇的出發點,就是要以香港所長,來服務國家所需、幫助解決内地所急。香港的商協會和企業要多與内地的商協會和企業開展合作,香港與内地綁得越緊,開展國際合作越有底氣和力量。拓展「一帶一路」合作,香港既要做超級聯繫人,但是也不能只做聯繫人,因為國家也是我們香港人的國家,香港理所應當是主角的一部分。前摩根士丹利亞洲的首席經濟學家羅奇最近的表態有兩個新聞點,一是認錯,他承認香港沒有玩完,而是正在復興,二是香港的復興密碼,就藏在 「中國特色」 的基因里。
石柱建議更多内地企業在香港設立供應鏈管理中心或國際總部,或在香港設立財資中心、利用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提供更好的供應鏈金融服務。香港供應鏈管理與服務優勢突出,是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節點。香港是自由港,零關稅、低稅率且通關高效,物流網絡發達,國際機場和港口吞吐量全球領先,是國際航運與航空樞紐。香港有與西方接軌的普通法,國際調解院也永久落戶於此,金融服務完善,融資、結算等服務便捷,可助力企業資金高效運轉。同時,專業人才集聚,可提供物流規劃、供應鏈咨詢等高端服務。
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副秘書長兼海運及港口發展專員陳婉雯以《物流業應對美國關稅的主要策略》為題進行了演講;投資推廣署總裁(運輸及物流/工業)王國藩以《供應鏈服務到國際貿易》為題進行了演講;中銀香港環球企業金融部總經理劉超以《發揮十大優勢,支持香港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建設》為題進行了演講;物流與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特殊項目總監、中國國家行政學院(香港)工商專業同學會國際貿易與供應鏈委員會主席倫婉霞對「港口社區繫統 (PCS)」進行了介紹。
其中,王國藩表示,當前,保護主義與地緣政治風險加速供應鏈重組,跨國企業將產業鏈向「全球南方」,内地企業亦加速「走出去」,兩者均迫切需要香港的國際化專業服務的支持。
在香港物流商會會長、CAGA & HKEC副主席鍾鴻興主持下,Argon & Co 合夥人、香港供應管理協會主席週禮信,Flexport Asia(飛協博亞洲)榮譽主席和創始成員、香港電子商貿物流協會主席高學亨,海問律師事務所香港辦公室合夥人、國際航運公會中國辦事處首席代表劉洋,中銀香港交易銀行部助理總經理勞秉榮先生等專家,圍繞「供應鏈協作:從固定模式轉向動態適應」的主題進行了圓桌討論。
中國6大國家級進出口商會(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香港代表處,以及11個香港行業商協會(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香港工業總會、香港貨品編碼協會、香港付貨人委員會、香港物流商會、香港船東會、香港電商物流協會、香港供應管理協會、香港航運物流協會、香港貨運物流業協會、香港空運運輸業協會)擔任此次論壇的支持機構。寶利民速遞物流有限公司(Bolly Express)是本次論壇的特别合作夥伴。
CAGA和HKEC聯合主辦「香港新質生產力論壇」繫列專業研討活動,目的是針對香港經濟、金融、產業和民生領域存在的問題,組織政界、學界和業界專家進行求真務實的研討,希望通過推動各行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為香港經濟和產業轉型找出有創新、可操作的解決方案。「香港新質生產力論壇」之一於今年5月20日成功舉行,主題是「建設世界一流資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