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100強研究中心 港股100強研究中心
  • Toggle navigation
  • 关于我们
      • 主席致辞
      • 理念
      • 研究中心简介
      • 宗旨、意义目的
      • 联络信息
  • 组织架构
      • 顾问委员会
      • 评审委员会
  • 视点
      • 专家视点
      • 大行报告
      • 专 题
      • 专家分析
  • 智库
      • 智库沙龙
      • 最新动态
      • 意见领袖
      • 名家论坛
  • 榜单
      • 第11届港股100强榜单
      • 榜单透视
      • 更多
  • 港股100强
      • 官方网站
      • 百强亮点
  • 合作机构
      • 媒体伙伴
      • 历屆合作机构
  • 繁
首页视点专家视点

【美股解码】大型银行股展望,对美股后市的启示

摩根大通(JPM.US)的传奇CEO杰米·戴蒙(Jamie Dimon)最近在一次采访中提到不排除美国经济滞胀的可能。

但他表示对通胀已从高位回落的信心增加,担心财政赤字增加和基建支出上升,外加之前加息致利率高企的延后影响,将继续对经济施加压力。此外,他强调,高通胀依然未有效遏制,增加了滞胀的风险。

此外,这家全球市值最高商业银行的总裁兼COO丹尼尔·平托(Daniel Pinto)指出,分析师对于摩根大通2025年净利息收入和开支的预期过于乐观:利息收入方面,现在美联储正计划降息,意味着息差将缩小,利息收入增长将受压;而在成本端,当前分析师所提供的指引过于乐观,没有考虑到通胀迟迟不退和新投资所带来的成本。

以上管理层的预期修正,令华尔街对这家大型商业银行的估值大打折扣,摩根大通的股价瞬间下挫5.19%。

不过对于经济前景的不乐观并非摩根大通一家之言,投行领头羊高盛(GS.US)最近也对第3季的业绩作出了不太正面的指引。

高盛CEO大卫·所罗门(David Solomon)预计其之前的消费者业务减值将在第3季产生4亿美元的税前亏损,这或涉及其之前与苹果(AAPL.US)合作的Apple Card业务以及与通用汽车(GM.US)合作的信用卡业务,尽管零售贷款业务快速增长,但由于信用风险管理不足,这些业务产生了高额坏账,而且也因为监管摩擦而招致亏损。

高盛正寻求将这些业务出售,并将业务重点放在资产和财富管理,以推动增长。

除此以外,由于上年比较基数较高,而且八月份的固收业务交易环境不佳,高盛预计其第3季的交易收入将可能下降10%。

降息影响

美联储很大可能于九月中降息,降息幅度或取决于最新的经济数据,若加速降息,将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息差——贷款利率随市场下降,但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未必能在短期内降下来,这样的时间差,将导致以利息业务为主的商业银行经常性业务备受冲击,这也是摩根大通的担忧所在。

2024年上半年,摩根大通的净利息收入按年增长8%,至458.28亿美元,占了总收入的49.7%,非利息收入则按年大增25%,达到463.06亿美元,占了总收入的50.3%。其中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收入增幅达到35%,而最大的收入来源大客户交易收入却按年下降6%,资产管理手续费收入增长17%。

作为主业是商业银行的多元金融巨头,摩根大通的很大部分收入及利润仍以利息收入为主,因此,美联储下半年降息将会影响到其利息收入,而由于成本的降幅通常要滞后于利息收入,利息收入增长压力加上成本压力,将令利息业务的利润下降。

另一方面,正如该行的高层所指,高利率仍会持续一段时间,而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将逐渐显现,可能会导致未来的非利息收入下降,例如融资需求下降令投行业务受压,资本市场无利可图令交易收入下滑等,这也正是高盛所担忧的情景。

由此可见,美联储这个时候降息固然是必要的,但并不会瞬间为经济插上引擎,需要时间消化之前利率高企的影响,以及慢慢将降息的正面影响渗透到各个经济层面。

作为金融中介,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构成最直接的影响,从长远来看,降息将有利于未来经济活动的提振,从而推动银行业务的增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高利率仍会持续一段时间,这样的时间差会在短期内影响到银行股的表现,估计这也是巴菲特减持美国银行(BAC.US)的一个原因。

文章

专家

  • 专家视点
  • 大行报告
  • 专 题
  • 专家分析
  • 获奖公司报道

(852) 2153 7292

(852) 3753 0593

committee@hktop100rc.org

香港湾仔告士打道77-79号富通大厦30楼

港股100强研究中心是拥有坚实学术背景及专业专家团队的非盈利性学术研究机构。中心汇集两地的金融机构高层、经济学家、知名律师、会计师、学者教授以及财经媒体人等,组成顾问委员会。 100强研究中心的建立秉承客观、公正的宗旨,旨在将100强品牌科学化、学术化、专业化。


隐私及资料政策 | COOKIES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使用条款 Copyright © 2023 财华控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