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100強研究中心 港股100強研究中心
  • Toggle navigation
  • 關於我們
      • 主席致辭
      • 理念
      • 研究中心簡介
      • 宗旨、意義目的
      • 聯絡信息
  • 組織架構
      • 顧問委員會
      • 評審委員會
  • 視點
      • 專家視點
      • 大行報告
      • 專 題
      • 專家分析
  • 智庫
      • 智庫沙龍
      • 最新動態
      • 意見領袖
      • 名家論壇
  • 榜單
      • 第11屆港股100強榜單
      • 榜單透視
      • 更多
  • 港股100強
      • 官方網站
      • 百強亮點
  • 合作機構
      • 媒體夥伴
      • 歷屆合作機構
  • 简
首頁視點專家視點

【美股解碼】大型銀行股展望,對美股後市的啓示

摩根大通(JPM.US)的傳奇CEO傑米·戴蒙(Jamie Dimon)最近在一次採訪中提到不排除美國經濟滞脹的可能。

但他表示對通脹已從高位回落的信心增加,擔心財政赤字增加和基建支出上升,外加之前加息致利率高企的延後影響,將繼續對經濟施加壓力。此外,他強調,高通脹依然未有效遏制,增加了滞脹的風險。

此外,這家全球市值最高商業銀行的總裁兼COO丹尼爾·平託(Daniel Pinto)指出,分析師對於摩根大通2025年淨利息收入和開支的預期過於樂觀:利息收入方面,現在美聯儲正計劃降息,意味著息差將縮小,利息收入增長將受壓;而在成本端,當前分析師所提供的指引過於樂觀,沒有考慮到通脹遲遲不退和新投資所帶來的成本。

以上管理層的預期修正,令華爾街對這家大型商業銀行的估值大打折扣,摩根大通的股價瞬間下挫5.19%。

不過對於經濟前景的不樂觀並非摩根大通一家之言,投行領頭羊高盛(GS.US)最近也對第3季的業績作出了不太正面的指引。

高盛CEO大衛·所羅門(David Solomon)預計其之前的消費者業務減值將在第3季產生4億美元的稅前虧損,這或涉及其之前與蘋果(AAPL.US)合作的Apple Card業務以及與通用汽車(GM.US)合作的信用卡業務,儘管零售貸款業務快速增長,但由於信用風險管理不足,這些業務產生了高額壞賬,而且也因為監管摩擦而招致虧損。

高盛正尋求將這些業務出售,並將業務重點放在資產和財富管理,以推動增長。

除此以外,由於上年比較基數較高,而且八月份的固收業務交易環境不佳,高盛預計其第3季的交易收入將可能下降10%。

降息影響

美聯儲很大可能於九月中降息,降息幅度或取決於最新的經濟數據,若加速降息,將影響到商業銀行的息差——貸款利率隨市場下降,但商業銀行的資金成本未必能在短期内降下來,這樣的時間差,將導致以利息業務為主的商業銀行經常性業務備受衝擊,這也是摩根大通的擔憂所在。

2024年上半年,摩根大通的淨利息收入按年增長8%,至458.28億美元,佔了總收入的49.7%,非利息收入則按年大增25%,達到463.06億美元,佔了總收入的50.3%。其中投資銀行業務手續費收入增幅達到35%,而最大的收入來源大客戶交易收入卻按年下降6%,資產管理手續費收入增長17%。

作為主業是商業銀行的多元金融巨頭,摩根大通的很大部分收入及利潤仍以利息收入為主,因此,美聯儲下半年降息將會影響到其利息收入,而由於成本的降幅通常要滞後於利息收入,利息收入增長壓力加上成本壓力,將令利息業務的利潤下降。

另一方面,正如該行的高層所指,高利率仍會持續一段時間,而對經濟活動的影響將逐漸顯現,可能會導致未來的非利息收入下降,例如融資需求下降令投行業務受壓,資本市場無利可圖令交易收入下滑等,這也正是高盛所擔憂的情景。

由此可見,美聯儲這個時候降息固然是必要的,但並不會瞬間為經濟插上引擎,需要時間消化之前利率高企的影響,以及慢慢將降息的正面影響滲透到各個經濟層面。

作為金融中介,利率變動對商業銀行構成最直接的影響,從長遠來看,降息將有利於未來經濟活動的提振,從而推動銀行業務的增長;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高利率仍會持續一段時間,這樣的時間差會在短期内影響到銀行股的表現,估計這也是巴菲特減持美國銀行(BAC.US)的一個原因。

文章

專家

  • 專家視點
  • 大行報告
  • 專 題
  • 專家分析
  • 獲獎公司報道

(852) 2153 7292

(852) 3753 0593

committee@hktop100rc.org

香港灣仔告士打道77-79號富通大廈30樓

港股100強研究中心是擁有堅實學術背景及專業專家團隊的非盈利性學術研究機構。中心彙集兩地的金融機構高層、經濟學家、知名律師、會計師、學者教授以及財經媒體人等,組成顧問委員會。 100強研究中心的建立秉承客觀、公正的宗旨,旨在將100強品牌科學化、學術化、專業化。


隐私及资料政策 | COOKIES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使用条款 Copyright © 2023 財華控股有限公司版權所有